
新湖南客户端7月25日讯(通讯员 田家全)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连绵起伏的青山绿水间,高峰镇的发展脉搏强劲而独特。拒绝“千村一面”的产业模式,镇党委、政府深挖各村资源禀赋,精准落子,精心绘制了一幅以特色养殖、精品种植、林下药材为主的产业振兴蓝图。如今,这幅由“小而精、小而特”产业拼就的画卷,正焕发出蓬勃生机,成为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支点。
野山鸡养殖基地
特色养殖——山林野味“啄”开致富门。走进湘西馨丰生态种养家庭农场,羽色斑斓的野鸡在林下欢快地奔跑、觅食。负责人向连泉一边投喂杂粮,一边介绍道:“我们这里山场大,野鸡活动自由,吃的是天然虫草杂粮,肉质紧实味道鲜,城里人抢着要!订单都排到好几个月后了。”高峰镇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林坡地资源,引导发展生态野鸡养殖,采取“林下散养+订单农业+网络直播”模式打开销路扩大市场。据了解目前养殖基地占地250余亩,年出栏野鸡20000余只,本地土鸡5000余只,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万,每年为当地60多家农户增加30多万元收入,其中带动该村10余户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。
葡萄采摘园
精品种植——甜蜜“萄”醉与金秋“桃”源。得益于高峰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充足的日照和显著的温差,高峰镇淘金村、岩坳村的葡萄,八水村、凉水村的黄桃、冬桃产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。在岩坳村的有机葡萄园里,大棚内藤蔓交错,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如宝石般垂挂。种植大户彭南玉自豪地说:“我们这里昼夜温差大、光照足,种出的葡萄不仅甜度高、果香浓,更是吃得放心!”高峰葡萄凭借过硬品质,通过采摘体验、电商直营、商超直供等多渠道热销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甜蜜引擎”。
八水村黄桃丰收
深秋时节,凉水村、八水村的冬桃基地迎来丰收,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,果香四溢。高峰镇引进优质晚熟品种,推广疏花疏果、果实套袋等精细化管理技术,确保冬桃个大、色艳、味美,目前全镇共有黄桃、冬桃600余亩。“我们主打‘人无我有’,冬桃成熟期晚,正好填补市场空白。”合作社负责人李强介绍。金秋的“冬桃红”不仅扮靓山乡,更鼓起了果农的“钱袋子”,成为增收致富的“金果子”。
高峰镇黄柏种植基地
林下药材——绿荫深处掘“黄金”。依托广袤的森林资源,高峰镇在林荫下书写“点绿成金”的文章。在高望界村、三坪村、陈家村以及淘金村等林木葱郁之地,村民们悉心管护着黄柏、黄精、石菖蒲等中药材。林间空地,这些喜阴药材郁郁葱葱。“我种黄柏很多年了,算是村里最早种的那一拨,刚开始的时候没什么信心,通过政府的帮扶、技术指导慢慢地有了经济效益,”三坪村种植大户田大哥说道“这几年大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,今年我还扩大了规模,还套种了一些黄精”林下药材正逐步成为林区群众稳定增收的“绿色宝藏”。
地里石菖蒲长势喜人
菌菇飘香——椴木上绽放的“黑金”产业。高峰镇湿润的气候、丰富的林木资源,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。走进高望界村、石门寨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,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,肥厚的黑木耳如花朵般绽放,饱满的香菇散发出阵阵清香。“别小看这菌棒,这些是我们的‘聚宝盆’。”高望界村的菌农李雄辉说道“技术有指导,销路有保障,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,日子越过越有盼头。”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种植,正以其投资相对灵活、周期较短、效益可观的特点,成为高峰镇村民增收致富的又一重要支柱,特别是为林缘地带的村庄开辟了新的产业路径。一朵朵“小伞”,撑起了村民的“致富梦”。
镇主要负责人到木耳种植基地了解发展情况
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。高峰镇将继续坚持“一村一品、一村一特”的发展路径,在“特”“精”“绿”上持续发力,巩固壮大特色养殖、精品种植、林下药材等特色产业,探索农旅融合新业态,让每一个特色产业都成为强村富民的‘金钥匙’,奋力绘就产业兴、百姓富、生态美的高峰镇乡村振兴新画卷!
责编:李鎏
一审:李鎏
二审:齐菲
三审:陈真
曝光台丨古丈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布2月14日城区不文明行为
国土绿化扮靓美丽中国(绿色家园)
元宵节快乐!
湘西申旅丨让“神秘湘西”成为最美最恋的诗和远方
湘西州疾控中心发布疫情防控最新提醒
申办全省首届旅发会,湘西准备好了!
新春走基层 新山乡巨变·小河咀村:年年有“鱼”过大年
“五必须五严防” 安全无忧保太平
下载APP
分享到